close

  法制網記者劉百軍 通訊員童曉寧 唐時華
  人物名片:鄧興,傈僳族,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人民法院副院長,15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在審判一線,他積極推進雙語審判、巡迴辦案,是該院審判案件最多的法官。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後獲得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辦案能手”等榮譽。2014年,入選全國“誰是最美基層法官”活動候選人。
  不一樣的怒江 不一樣的情感
  翻開雲南地圖,怒江州地處西部邊陲,西鄰緬甸,北靠西藏,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鄧興法官所在的怒江州福貢縣,有著“石月亮之鄉”、“傈僳族故鄉”的美譽。
  “怒江州國境線長449.467公里,占雲南省邊境線的10%以上,少數民族人口比重達93.55%,全州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76%。怒江州處於深度貧困,全州4縣均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縣,傈僳族是全省4個特困民族之一。路非經過不知難,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法官辦案要付出更多的艱辛。”3月24日,怒江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滕鵬楚說。
  滕鵬楚介紹,溜索過江一度是怒江法官的必備功課,現在交通狀況改善很大,由於大多數自然村依然不同公路,在高山峻嶺間攀爬行走還是法官巡迴審判中的家常便飯。
  一次到福貢法院的調研中,滕鵬楚發現當時擔任民庭庭長的鄧興個人審理的案件占他所在法院審結案件總數的36%以上,調撤率達80%以上。從那時起,滕鵬楚開始關註這位叫鄧興的法官。
  “通過近幾年的深入觀察和瞭解,我對他的評價是:朴實無華,誠實可信;公道無私,有情有義!” 滕鵬楚說。
  巡迴審判:情、理、法結合的最好典範
  1976年出生的法官鄧興是福貢土生土長的傈僳族法官,長期巡迴審判,強烈的紫外線將他曬得黝黑。鄧興告訴我們,前不久有一個案子,經過做工作,原告已經撤訴,第二天中午他想實地回訪當事人,看看案件效果。
  3月26日中午12點,鄧興帶領怒族法官李樹美和傈僳族法官歐麗蘭駕車沿著碧羅雪山近60度的山坡盤旋而上,前往上帕鎮達友村。
  “怒江很多地方不通公路,而且很多案件當事人沒有電話,同時,為了減輕當事人的負擔,法官們就必須巡迴辦案。準備好卷宗、帶好乾糧、背著國徽,走上4、5個小時的山路去辦案,如果回來天太晚,就只能在群眾家裡借宿。”怒江中院立案庭庭長李勇介紹說。
  這是一個丈夫死後,再婚嫂嫂和入贅別村小叔子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根據相關規定,由於原被告都不能承包這個土地,案件可以直接駁回起訴,但這樣簡單判決,矛盾沒有根本解決。鄧興積極調解,原告娜附恆同意撤訴,鄧興同時向村調解委建議了一個折衷方案,由符合條件的實際承包人通過被告迪永社交給原告7000元的補償金。最終,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在好心村民的幫助下,法官們找到正在山上幹活的原告。簡單交談後,原告表示已拿到補償款,很滿意。前往被告家路上,山路上一尺多深的泥漿讓越野車無法通過,鄧興決定步行前往。
  又是四十多分鐘的筆直攀爬,汗水濕透了制服,法官們來到被告迪永社家。在堂屋裡,鄧興用傈僳語詢問了他對村調解委的處理意見,得到滿意的答覆後,鄧興謝絕了迪永社一家的熱情輓留,開始返程。
  案件圓滿處理,大家非常高興,返程路上,李樹美告訴我們,自己是怒江瀘水縣人,會講傈僳語,但是,福貢和瀘水的傈僳語也有很多不同,於是,鄧興在辦案過程中就經常教她福貢本地的傈僳語,經過傳幫帶,現在,她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本地傈僳語了。
  同行的歐麗蘭則是另一種感受,歐麗蘭2008年考入福貢法院。報到第二天就和鄧興到上帕鎮明珠村委會處理兩件林地糾紛。第一個案子在半山腰的實地查勘,單程就走了3個小時,早上九點去,下午四點才回到村委會。村民家找點開水,一包方便面就是晚飯。等第二件辦理完畢返回縣城,已經晚上八、九點。
  “怒江居民90%以上是少數民族,傈僳語是通行語言。在我們這裡,並非單囪Ю臀鈉揪湍馨旌冒訃絲朔肪車募榪啵貢匭枰苑曬娑ǖ氖煜ぃ員鏡孛穹緱袼椎某浞至私猓隕偈褡逵鎇緣氖熗氛莆眨裨潁ü儻薹ò彀浮5誦司褪悄芙欏⒗懟⒎ń岷系梅淺:玫囊晃環ü佟!痹諢惴ㄍスぷ鞴�8年的福貢縣人民法院院長和樹宏說。
  在怒江,由於民族宗教、貧困落後等原因,一個案件物品很小,卻關係重大。怒江中院常務副院長尹相禹介紹,自己曾承辦的一個案子,為了十幾片瓦的糾紛,卻可能引發家族矛盾,幾次往返辦理,最終圓滿解決。  (原標題:傈僳法官鄧興:辦案更需和當事人真誠交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54omfud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